本网讯 近日,资兴焦电公司洗煤部传来喜讯。经数月精准施策与攻坚,洗煤部关键指标—中煤平均带煤率稳定控制在约0.72%,不仅优于公司2025年发展计划“0.8%以下”的硬指标,较此前0.99%的水平亦降低0.27个百分点。
回溯2025年初,“中煤带煤率≤0.8%”被列为年度硬指标时,资兴焦电洗煤部便深知,这是对资源利用率、技术实力与协同能力的多重挑战。为达成目标,洗煤部迅速组建专项攻坚团队:支部副书记、副部长陈胜军负责方案设计与技术把关,技术专家梁跃峰、副部长带队驻场推进,团队成员分工协作,以高效协同正式开启指标攻坚工作。
要攻克难题,必先找准根源。团队紧扣“数据为基、现场为据”原则,全面推进排查工作:陈胜军牵头核心成员,复盘近一年生产数据,逐行核验设备参数与工艺记录,通过交叉比对从海量信息中精准捕捉异常;技术专家梁跃峰带队全程盯洗选全流程,从原煤检测、重介旋流器分选到介质损耗,逐个环节记录参数;同时同步记录不同煤质工况下的设备状态,及时反馈参数调整难点,为后续方案优化提供扎实的一手实操依据。
经过多轮研讨验证,中煤带煤率偏高的两大核心问题逐步清晰:一是核心设备性能老化,旋流器关键部件磨损严重,其中原200mm内径的二段旋流器矸石段出口管压力偏高,导致矸石中混杂的轻质煤炭无法有效分离;二是介质质量管控存在漏洞,供应商提供的介质在磁性物含量、粒度分布上波动较大,稳定性不足,严重影响洗煤分选精度。
针对上述问题,团队精准制定“设备改造+介质管控”双轨攻坚计划,精准破解难题:
一方面进行旋流器升级改造。技术专家梁跃峰带领改造组,于今年三月初完成核心旋流器的全面更换,并重点对二段旋流器矸石段出口管进行优化—将内径从200mm缩减至175mm,同时延长管长20mm。这一调整有效降低了矸石出口管压力,使原本混杂在矸石中的轻质煤炭能够精准分离至中煤系统,从源头减少了煤炭流失,中煤带煤率的降低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另一方面是介质质量全流程管控。由方青副部长带队,构建“源头筛选—入厂检测—使用跟踪”全程管控制度:严格筛选优质介质供应商,通过对比磁性物含量、粒度分布等核心指标确定合作方;入厂环节严格执行检验流程,每批次介质现场抽样检验合格,确保质量达标;使用过程中建立台账,实时跟踪介质循环损耗情况,从根本上杜绝因介质质量波动影响分选效果的问题。
这场历时数月的攻坚成效显著:洗煤部中煤带煤率从0.99%降到0.72%,不仅每年为公司增收23万元,更总结出“数据找根、精准解题”的高效工作法。
稿源:资兴实业网
作者:段远发 黄慧
责编:杨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