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 当人们刷着手机,分享国庆打卡的点滴时;当亲友围坐餐桌,团聚的饭菜香气阵阵飘出时 —资兴焦电公司洗煤部的车间里,已奏响一曲别样的“国庆序曲”。
重介楼生产区机器的多处溜槽、管道,因年久锈蚀已影响正常生产,急需更换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“检修攻坚战”,已悄然打响。这里没有景区的人山人海,只有锈蚀的溜槽与管道部件静静等候检修;也没有亲友相聚的欢声笑语,只有电焊与钢铁摩擦发出的 “铿锵交响”在车间里久久回荡。而这场“战斗”的主角,正是被誉为“钢铁医生”的钳工师傅们。
清晨的阳光刚透过车间窗户洒下,钳工团队便迅速分成两组,一场针对溜槽的 “双线作战” 即刻启动:一组负责精煤溜槽更换,一组专攻脱泥筛下料溜槽,誓要以高效协作推进检修,抢回被故障耽误的生产时间。
精煤溜槽处的作业空间狭小,师傅们只能不断调整姿势:先用气割把旧溜槽拆除,再按尺寸现场制作新溜槽,随后精准安装。汗水顺着他们的安全帽系带往下淌,滴在满是煤尘的衣服上,后背早已被浸透,可没人顾得上擦,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在溜槽上,只想尽快拆完旧槽体,为后续安装抢出时间。
与此同时,六楼脱泥筛下料溜槽的检修现场,另一组师傅正忙着与“顽固病灶”较劲。这里的作业条件比楼下更苛刻:脱泥筛下方的作业空间本就十分局促,师傅们只能弯腰弓背、缩着肩膀,勉强挤出操作空间;更棘手的是,溜槽因常年受煤水冲刷,锈蚀情况格外严重,每一步拆卸都得谨慎。煤尘在空气中浮动,混着额头渗出的汗水,在师傅们脸上晕出一道道“灰黑色勋章”。吴师傅拿着尺子在溜槽接口处反复测量,不时抬头叮嘱身旁的小李:“溜槽对接要精准,差一毫米都可能漏煤,我们得把好关!”他的目光始终紧紧盯着接口缝隙,连眨眼都格外谨慎,生怕错过丝毫偏差。
转眼到了中午,车间里的温度持续攀升,闷热的空气裹着煤尘扑面而来。师傅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,像块紧贴着后背的 “湿布”,随手拧一下衣角,就能滴下汗水。组长罗师傅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汗珠,又指了指还没完工的溜槽,语气坚定地说:“我们今天得再加把劲早点完成检修,设备才能早点转起来洗煤!”没有华丽的语言,可每一个字都透着对岗位的敬业。
经过两天的紧张奋战,新的溜槽顺利安装到位,当师傅们合力拧紧最后一颗螺栓,看着崭新的溜槽稳稳固定在设备上,他们疲惫的脸上,终于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国庆期间,钳工师傅们放弃休假与家人团聚,化身“钢铁医生”修复洗煤部设备的“病痛”,以坚守保障生产、用汗水践行责任、凭匠心守护运转,用平凡岗位的坚守诠释“劳动最光荣”,让这个国庆更具力量!
稿源:资兴实业网
作者:黄慧
责编:杨璐